海天BIM服務熱線:400-0700-916
剛回國的時候,當別人知道我在美國總包做BIM后,總喜歡問兩個問題。第一個問題是美國人怎么用BIM做鋼筋;第二個問題是美國總包是如何保證模型的準確性的。
先講個故事,是2013年的時候國內某個BIM軟件龍頭企業(yè)去開拓美國市場。期間他們去了不少美國總包公司來展示他們的產(chǎn)品,其中也包括我們公司。首先他們展示他們超強的鋼筋建模(翻樣)及算量功能,然后展示了他們如何根據(jù)CAD圖紙迅速并準確地建立BIM模型。美國總包看到這兩個功能完全懵了,他們說,首先我們不做鋼筋,其次我們不做模型,第一個功能可能我們的混凝土分包會用到,但是第二個功能我們有點不明白,難道不是建筑師在設計時就建立模型再出圖紙嗎?
所以這個故事和別人問我的問題也差不多,國內總包最關注的BIM內容恰巧是美國總包不需要關心的。第二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,因為國內目前大部分設計院還沒有做到先BIM模型再出圖紙,翻模的過程必定會造成模型的錯誤。但是第一個問題難倒我了,因為在美國鋼筋都是由混凝土分包來做的,并且美國的混凝土使用已經(jīng)很少了,除了基礎,我在工作中很少碰到混凝土結構。但國內不一樣,國內的結構不能外包,所以國內總包在行駛自己總包職責的同時,還要承擔起國外混凝土分包的角色,再加上國內建筑結構復雜混凝土使用量巨大。所以國內總包為何如此關注鋼筋就不難理解了。
那國外究竟用不用BIM做鋼筋呢?他們的鋼筋流程都是什么呢?我?guī)е@個問題和好多以前的同事,甚至發(fā)郵件請教了之前的競爭公司里的朋友。得到的結論基本都是一個:我們把混凝土外包了,鋼筋我們關注的不是太多。更有甚者,有的公司居然把混凝土材料和鋼筋拆成兩個包,分包給兩家單位,這樣一來,總包公司更沒機會用BIM做鋼筋相關的工作了。
既然鋼筋分包出去了,一些和鋼筋相關的日常工作還是要進行的,比如說和分包對鋼筋量。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,美國總包計算鋼筋量的方法十分粗獷,就是根據(jù)混凝土結構形式直接用混凝土的體積乘以一個系數(shù),就預估出了鋼筋的量。很狂野對吧?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沒有對這個方法產(chǎn)生任何疑問,直到回國后看到國內總包鋼筋翻樣組的工作流程我才徹底震驚了。至于美國總包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,因為混凝土已經(jīng)不是美國建筑的主要使用材料了,除了基礎外,現(xiàn)在新建的美國建筑很難再看到混凝土了,所以和國內不一樣,鋼筋在美國并不是主要的控制點。所以與其花大功夫在鋼筋算量上,還不如在鋼筋工程的進度管理上下更多的功夫,因為美國人工費是相當昂貴的,在美國一個鋼筋工一個小時的工資大概在50~100美元。我問我同事,美國總包這樣算出來的鋼筋量和分包一般會相差多少,我同事說基本都是10%以內。
那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問,美國的混凝土分包都是怎樣來做鋼筋翻樣和下料呢?這個問題好多人也問過我,他們總覺得美國有更先進更自動化的方法。但不幸的是,美國混凝土分包現(xiàn)在鋼筋翻樣和下料的方法還停留在最原始的方法:用OST在電腦屏幕上做鋼筋翻樣,然后用excel表統(tǒng)計下料。這個原因很簡單,因為美國的混凝土結構很簡單,傳統(tǒng)的OST已經(jīng)能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了。
這時,可能還會有人問,那美國總包會要求混凝土分包建鋼筋的模型和其他分包做協(xié)調及碰撞分析嗎。答案也是不。不過在和同事聊天時我發(fā)現(xiàn),還是會有些總包要求混凝土分包建鋼筋模型的,但只局限于少有的復雜項目上的一些復雜節(jié)點上。而建模工具主要是用Tekla。終于,終于問到了美國總包使用BIM的證據(jù),我不禁欣慰了一下。
最后總結一下,美國的建筑形式和國內比起來相當簡單,而鋼結構基本是美國建筑的主要使用材料。許多時候在做完基礎后,美國的施工就是安裝安裝加安裝,很少看到有用到鋼筋的地方了。所以與其在這些不是重點的材料上下功夫,美國的總包們更愿意在進度管理和實際施工造價上對項目進行管控。我相信,隨著國內建筑工業(yè)化和裝配式建筑的發(fā)展,國內混凝土的使用也會逐漸減少,到時國內總包的關注點肯定也會改變吧。
來源:微信公眾號“新疆工程造價管理總站”